快捷入口: 资讯 | 资源

    乡 情(1981)

    来源: 来源作者: 编辑人:荆书剑 发布时间:2013-06-28 10:37:22

    乡 情(1981)

    导演: 胡炳榴 王进

    编剧: 王一民

    故事梗概

    善良的农村妇女田秋月,怀着喜悦的心情送儿子田桂和养女翠翠到公社登记结婚。但是,结婚证没拿到,却传来田桂不是田秋月亲生儿子的消息。原来,田桂的亲生父母匡华、廖一萍早年参加革命,将孩子寄养在别人家中,几经周折后,由田秋月抱养。后来,田秋月又收养了无父无母的翠翠,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。

    如今匡华夫妇寻子,打听到了田桂的下落。田秋月克制住自己的爱子之情,推迟了田桂和翠翠的婚期,送田桂进城去见他的亲生父母。现在匡华和廖一萍,已是在某市任要职的干部。廖一萍见到田桂,喜出望外,她计划用自己富裕的经济条件和政治上的权势,改变儿子的面貌,为他铺设一条光明的人生路。田桂不习惯安逸的生活,他苦苦思念着家乡,思念着善良的养母和从小一起长大的翠翠。廖一萍想尽办法把田桂强留在自己身边,还试图割断他与养母和未婚妻的联系。田桂在城里速成中学学习期间,认识了市委组织部长的女儿王莉莉。廖一萍企图撮合二人相爱,田桂却坦率地向王莉莉说明了自己对翠翠的感情,廖一萍大为恼火。

    匡华觉察出廖一萍对待田桂的养母、未婚妻的错误态度,批评了廖一萍,并让田桂回乡下将田秋月和翠翠接来。田桂回到乡下,母子三人团聚,高兴地准备着进城的行装。突然,田桂接到廖一萍的来信,只准他接翠翠。这使田桂痛苦万分,他决心留在乡下与养母同甘共苦。

    为了成全田桂与亲生父母的团聚,田秋月决定亲自送田桂和翠翠进城。她来到匡家,意外地发现廖一萍正是自己当年舍身救出的患难姐妹。她没有当面说出这件往事,默默地离开了他们,踏上了回乡的归途。

    得知田桂的亲生父母在找田桂,曾给国民党军官当过姨太太的田秋月对翠翠说出了当时的来龙去脉。

    田秋月:妈这一辈子没有做过昧良心的事,没有说过昧良心的话。可是,今天……还是你大叔说得对,桂儿回到他亲生父母那比留在我身边有出息。记得那天晚上,我那造孽的男人下令,要把那孩子和两个共产党一块杀掉,我看见那儿孩子实在可怜。就求他留下来让我抚养,后来我就带着你桂哥回到了老家,半路上又捡了你。我就想在家门口种上桂花树那样盼着你们长大。想不到树长大了,人却要走了。

    翠翠:你不要把刚才的话说出去,桂哥就不会走了。

    田秋月:孩子编瞎话骗人家的儿子,我对不起天地良心啊。

    翠翠盼田桂来时,荧幕上唱起了一曲《盼哥》:阿妹给阿哥写封信,不拿纸笔拿起针,一行行针脚一行行字,行行都是相思情。啊!好阿哥,行行都是相思情。阿妹给阿哥写封信,不拿纸笔拿起针,针儿走来线儿跟,日思夜想盼亲人。啊!好阿哥,日思夜想盼亲人。

    匡华主张让田桂自由选择留在城里还是回到乡下,遭到了妻子廖一萍的反对。

    匡华:客观情况造成孩子有两个家,我们应该顺遂他的意愿。下乡过过也好,上来住住也行嘛。我们也应当替别人想想,没有儿子的滋味你尝够了吧?

    廖一萍:反正我想好了,我得给儿子安排个好工作。你给组织部长挂个电话吧。

    匡华:这样不好。

    廖一萍:就你谨小慎微。革命几十年,孩子刚刚找回来,跟有些干部比,安排个好工作也不算过分。

    匡华:安排个工作我不反对,我看根据他的条件,到工厂当个学徒挺合适。但到工厂当学徒也好,下乡务农也好,得看孩子的意愿。

    廖一萍:孩子懂什么,如果我们没给他铺好道路,让他将来有个好前途。我们就没有尽到责任,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?可怜的孩子刚生下三个月,就落到了敌人手里。

    田桂给翠翠写信道:这里的妈妈一定要我留下来读书。每天上学走过一条铁路,当我看见那飞跑的火车,我的心就像跳上了火车,来到你们身边。翠翠,我不在家,你要好好照料妈。她老人家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,却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。刚刚把我养大,我就像小鸟一样地飞了。翠翠,洗衣服挑水的事你要多劳累点,千万别让妈妈去,你自己也要当心。翠翠别生我的气,暑假我一定回来。

    王莉莉到田桂家玩,田桂送她回家。

    王莉莉:我刚从乡下到城里来的时候,人家也说我有“泥巴味”。我们家乡的山可高呢,山上可好玩呢,一到秋天满山的核桃、山楂、梨,还有柿子。你们家乡有吗?

    田桂:没有,我是在湖边长大的,湖滩上长满了青草,小时候我常在湖滩上放牛,还在湖里抓鱼搬虾子呢。我们村里有一棵很老很老的桂花树。我们家也有一棵,是小时候我妈带着我和妹妹种的。桂花树开花可香了,十里八里都闻得到,一阵阵清香直往心里去。